

柳江區位于廣西中部,柳州西南面,與柳州同江同城,是聞名中外的“柳江人”古人類文化遺址所在地。2016年3月,國務院批復柳江縣撤縣設區,2017年1月6日,柳江區正式掛牌成立。根據自治區行政區劃調整,2018年5月31日,將柳江區里雍鎮、白沙鎮劃入魚峰區管轄;2019年5月21日,將柳江區的流山鎮、洛滿鎮劃入柳南區管轄?,F柳江區轄8個鎮118個村(社區),區域面積1773平方公里,全區常住人口50.38萬人。湘桂、黔桂、枝柳鐵路和322、209國道貫穿境內,柳州普客和貨運列車??苛⒃O立柳州東站;桂柳、南柳、宜柳、柳武、柳梧、柳州北環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,建設中的三(江)北(海)高速、南(寧)柳(州)第二高速、賀州-柳州-巴馬高速公路也將穿境而過并設有出口;白蓮機場坐落于柳江新興工業園旁邊,距城區僅7公里;西江水系通過柳江區境內,水運可直達廣州、香港,轄區所有行政村通村道路已實現水泥硬化,交通、陸運、水運、航運、鐵運十分便利。
近年來,柳江區緊緊圍繞“建設幸福宜居新柳江”這一主題,實施城市轉型升級、工業發展“三次創業”、城鄉一體化發展“三大戰略”,打贏柳江新城開發建設、產業轉型升級、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、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、精準扶貧脫貧“五大攻堅戰”,實現城市建設管理水平、工業發展、人民生活水平“三大升級”的“1353”總體發展思路。以柳江新城區、工業園區、環都市鄉村休閑旅游帶為“三大主戰場”,以大招商、大征拆、大融資、大建設、大整治“五大舉措”為保障,以打造柳州西南片區示范新城區、在廣西縣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基本建成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為奮斗目標,引領全區干部群眾解放思想,擔當作為,創先爭優,形成了大干快上的良好干事創業氛圍,縣域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。
2022年,我們在上級黨委、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,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堅決貫徹落實國家、自治區、柳州市穩增長各項政策,積極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等困難挑戰,緊扣“433”總體工作部署,深入開展“四個年”活動,攻堅克難、砥礪奮進,經濟運行總體平穩,社會大局和諧穩定。預計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1.6億元,同比增長2.1%;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.1%;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.6%,增速排全市第一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 2.5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%。
2023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%以上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%以上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6%以上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%以上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%以上,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。
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,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,全區人民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堅決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,努力在貫徹落實“五個更大”重要要求上走在前列,為加快建設新時代新柳江、加快打造柳州產城融合示范新城區而努力奮斗!
柳江區位于廣西中部,柳州西南面,與柳州同江同城,是聞名中外的“柳江人”古人類文化遺址所在地。2016年3月,國務院批復柳江縣撤縣設區,2017年1月6日,柳江區正式掛牌成立。根據自治區行政區劃調整,2018年5月31日,將柳江區里雍鎮、白沙鎮劃入魚峰區管轄;2019年5月21日,將柳江區的流山鎮、洛滿鎮劃入柳南區管轄?,F柳江區轄8個鎮118個村(社區),區域面積1773平方公里,全區常住人口50.38萬人。湘桂、黔桂、枝柳鐵路和322、209國道貫穿境內,柳州普客和貨運列車??苛⒃O立柳州東站;桂柳、南柳、宜柳、柳武、柳梧、柳州北環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,建設中的三(江)北(海)高速、南(寧)柳(州)第二高速、賀州-柳州-巴馬高速公路也將穿境而過并設有出口;白蓮機場坐落于柳江新興工業園旁邊,距城區僅7公里;西江水系通過柳江區境內,水運可直達廣州、香港,轄區所有行政村通村道路已實現水泥硬化,交通、陸運、水運、航運、鐵運十分便利。
近年來,柳江區緊緊圍繞“建設幸福宜居新柳江”這一主題,實施城市轉型升級、工業發展“三次創業”、城鄉一體化發展“三大戰略”,打贏柳江新城開發建設、產業轉型升級、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、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、精準扶貧脫貧“五大攻堅戰”,實現城市建設管理水平、工業發展、人民生活水平“三大升級”的“1353”總體發展思路。以柳江新城區、工業園區、環都市鄉村休閑旅游帶為“三大主戰場”,以大招商、大征拆、大融資、大建設、大整治“五大舉措”為保障,以打造柳州西南片區示范新城區、在廣西縣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基本建成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為奮斗目標,引領全區干部群眾解放思想,擔當作為,創先爭優,形成了大干快上的良好干事創業氛圍,縣域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。
2022年,我們在上級黨委、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,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堅決貫徹落實國家、自治區、柳州市穩增長各項政策,積極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等困難挑戰,緊扣“433”總體工作部署,深入開展“四個年”活動,攻堅克難、砥礪奮進,經濟運行總體平穩,社會大局和諧穩定。預計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1.6億元,同比增長2.1%;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.1%;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.6%,增速排全市第一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 2.5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%。
2023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%以上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%以上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6%以上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%以上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%以上,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。
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,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,全區人民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堅決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,努力在貫徹落實“五個更大”重要要求上走在前列,為加快建設新時代新柳江、加快打造柳州產城融合示范新城區而努力奮斗!
|